我在硬邦邦的rb上面写作业的尴尬时光
记得那是一个冬日午后,教室里空荡荡的,阳光透过玻璃窗投射进来,洒在我面前那台古旧的rb电脑上。那台电脑推测已有十年以上的历史,机身锃亮的金属表面千疏万缝,屏幕微微裂开几道缝隙,散发出淡淡的电子味道。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,我不禁感到一阵焦虑。可是手边没有纸笔,唯一的依靠就是那台“老古董”,也就成了我临时的“战场”。
刚开始敲打键盘,声音像极了敲碎冰块的啪啪声。手指在坚硬的键帽上跳跃,每按下一键都仿佛在挑战那台岁月的见证者。屏幕泛着微弱的荧光,显示出模糊的文字和符号,像是一幕被岁月洗刷得看不清的旧照片。试图在这样的设备上写出高质量的作业,心中难免有些慌乱。键盘的反应迟钝,偶尔程序会卡死,画面冻结在半空中,仿佛在提醒我技术的落后。那瞬间,心里涌起一股尴尬的感觉:明明是简单的数学题或历史总结,却因为设备的“狡诈”变得繁琐起来。上课的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我的手指在硬邦邦的rb上咕咕噜噜地“拼搏”。

几次因为操作误差,把文件意外关闭,心里顿时像被重重打击。每次重新打开程序,仿佛都要重新走一遍流程。有人走过教室门口,投来好奇的目光,仿佛在看一个奇怪的“古董修复工厂”。我心里暗暗窃喜,又被尴尬感侵蚀着那份自信。写作业本应是一件轻松的事,可借助的工具却变成了负担。有时候,我会偷偷捧起那台旧电脑,心里暗暗发誓要把这份尴尬经历写成一段小插曲,作为日后回忆的趣味料。
经历过这样的尴尬,也让我对科技设备有了更深的理解。设备虽旧,但它像一只沉默的见证者,记录着我成长中的点点滴滴。偶尔我会在心里对自己说:“要是换一台新的设备,或许写作业会轻松很多。”但转念一想,这些尴尬的经历也成了一种别样的记忆。它提醒我,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,只要坚持下去,终究会有属于自己的胜利。而那台硬邦邦的rb,也在我心中渐渐变成了一段难忘的青春印记。它虽老,却陪伴我度过那段尴尬而珍贵的时光,为我的成长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意味。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,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,都能以勇气面对,就像当年用那台“古董”电脑奋力拼搏的自己一样。